開啟區域經貿組織之鑰
被稱為是全球最大經濟規模的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(RCEP)」,已完成簽署,並預計在2021年生效,台灣未能加入,對未來經濟的衝擊,絕對不容樂觀。
RCEP的15個成員國,除了東協10國之外,還有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南韓、紐西蘭與澳洲,人口、貿易額及GDP(國內生產毛額)皆占全球三成,市場規模之大乃國際區域經濟組織之冠,即連原由美國主導後由日本接手的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(CPTTP)」都望塵莫及,重要性可想而知。
未能參加RCEP,我政府官員自我安慰說「要持續推動加入CPTTP」,但如若兩岸關係無法改善,即使大陸未加入CPTTP,卻因日本等7個CPTTP的成員國亦是RCEP的成員,如果未獲大陸首肯,這7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反對,我們便無法加入。
其實,2018年8月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就曾明指,「中國雖然不是CPTPP會員國,但會用各種手段去影響會員國,我們要加入這個組織有困難。」可見,除非大陸放棄阻擾,否則我們要加入RCEP或CPTTP,難度都很高、很高。
敦義認為,打破台灣加入世界經貿組織的關鍵乃在兩岸關係,只要兩岸關係友善了,我們就可取得加入世界經貿組織之鑰,非但不會淪為國際經貿組織的孤兒,也可以與世界經濟同步發展。
只不知,主政者是否想得通這個道理呢?